成就一個孩子,帶富一個家庭
趙楠——濱才交通服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
趙楠現任黑龍江省哈爾濱市濱才交通服務中等職業技術學校校長、哈爾濱市博睿技工學校校長、哈爾濱市博睿創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副總經理。他擔任濱才職教主任、校長期間多次被評為省市級“四有”好老師、好校長。生活中謙遜誠懇、重諾守信、言出必行;工作中雷厲風行、一絲不茍、認真負責。對待學生和藹可親、關愛有加、因材施教、耐心負責。他以“成就一個孩子,造福一個家庭”做為自己的人生信條和工作理念,并把學生的技能培養與素質提高擺在同等高度實行雙軌并重,指導學生德智體美勞全面均衡發展,受到家長一致認可,得到社會廣泛好評。2004年投身于教育事業,成為一名三尺講臺上的普通老師,那時起,他秉承真抓實干的優良作風,堅持踏踏實實的授課態度,像一顆火種,播種“知識”。那時候,他一心想著如何教好學生,帶好班級,還從未想過將來自己會在教育事業中由一名普通老師成長為學校校長。2006年,由于在教學中的突出表現,受到校領導高度認可,他成為了學科帶頭人繼續深耕在一線的教育教學工作中。
隨著職位的變化和所承擔的任務越來越多、越來越重,趙楠對教育初衷的理解、感悟也在不斷地升華,更加深切地感受到肩上的擔子更加沉重。此刻他知道,自己接下來的人生定位將是面對成千上萬的家長所共同期許的目光,他今后的一言一行、一個理念、一個決策,都關乎許許多多青年學子的未來……。好在從事教育工作以后,他就以陶行知先生為榜樣,身體力行,躬身實踐“知行合一”“學高為師,身正為范”的教育理念。特別是擔任學校主任以后,以強烈的事業心、責任心狠抓教務處、學生處工作,取得了更多的成績。他熱愛職業教育事業,堅持原則,處以公心,及時協同校長調配老師,建立更加規范的教學秩序,始終為了學生成才,為了學校的優化而不輟勞作。在同事們的眼中,他是一個教育精神的傳播者,是個不知疲憊的“機器人”。他說因為喜歡自己的工作所以盡職盡責,因為喜愛孩子們所以喜歡課堂。每天忙完教學管理工作,又匆匆走進課堂,每一件事都做得井井有條。
趙楠擔任校長后,他繼續貫徹落實“立德樹人”教育理念 ,立足學校的職業教育發展改革,創造性地開展工作。面對新形勢,新要求,新觀念、新挑戰不斷加強自身建設的同時,滿腔熱忱地為廣大教師服務,全身心地指導和幫助年輕教師的教學工作,努力提高年輕教師的教育教學水平。經過多年的職教工作經驗積累,讓他更加深刻地認識到職業教育中學生不僅要有扎實的理論知識和熟練的專業技能,更要有適應社會發展的綜合職業能力。2018年,他決定開始正式啟動校企合作“雙元制”培訓人才模式,提出“四個凡事”:“凡事堅持到底,凡事盡到努力,凡事追求完美,凡事爭取第一”的理念,為學生建立“升學有望,就業有崗,出國有門”的終身負責機制。并制定“理論考核+N”的多元考核評價標準,打破以卷面衡量學生的傳統模式,使學生成為具有良好的職業核心能力和職業專業能力的實用型人才。經過多年不懈努力,在他的領導下濱才職教累計為社會培養、輸送數萬名技術復合型畢業生,為企事業單位解決了求賢若渴的實際困難。
在培養學生的同時,趙楠積極推進校企合作、工學結合的人才培養模式改革與創新。經過校企雙方不斷努力,多次洽談合作事宜,他所在的學校于2013年正式啟動與北京佳美口腔、北京賽德陽光、天津美奧口腔、成都圣貝口腔等多地口腔行業龍頭企業簽訂了校企合作協議,分別成立了“佳美班”、“陽光班”、“美奧班”、“圣貝班”,從此正式拉開了校企深度合作的新篇章。
隨著校企合作、產教融合的不斷深入,趙楠被哈爾濱市博睿創富科技發展有限公司特聘為副總經理。博睿新材料公司是學校產教融合的重點企業,主要生產產品為自主研發的超高純(99.999%)低氧(小于100ppm)鈦,是國內唯一、水平最高的技術,打破了美國、日本在全世界的技術壟斷,填補了國內市場技術空白。高純鈦廣泛應用于電子半導體、航空航天、生物醫療、粉末冶金、3D打印等領域。企業治理實際是效益的延伸,如何創新治理確實是經營者需要認真思考的題目。近年來,他始終從實際出發,本著先易后難,由簡到繁,從小到多,逐步配套的原則,強化治理主體,規范治理行為,建立治理制度,完善治理手段。在他的領導下,設備全部投產后,2021年實現年產量3000萬元,2022年產值將突破億元,深受省市各級領導的高度重視,為哈爾濱新區重點項目之一。
工作以來,上級主管部門對趙楠的工作高度認可,因此獲得了許多榮譽:他先后獲得共青團哈爾濱市委員會授予的“哈爾濱市新一代創業人(創優)標兵”榮譽稱號;黑龍江省衛生職業教育與健康發展促進會授予的“護理專業職業前景發展規劃”論文一等獎;教育部和財政部國家職業院校教師素質提高計劃哈爾濱市計算機應用專業帶頭人培訓合格證書;“疫情下‘互聯網+’教學模式在外科護理教學中應用”論文一等獎;“常見意外傷害救護”課件一等獎等榮譽。
“不馳于空想,不騖于虛聲,逢山開路,遇水架橋?!蔽磥碲w楠將繼續扎根教育一線,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帶領學校教師隊伍不忘立德樹人初心,牢記為黨育人、為國育才使命,自覺踐行“四有”好老師標準,努力成為“經師”和“人師”相統一的“大先生”,更好擔起學生健康成長指導者和引路人的責任,努力培養出更多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社會主義建設者和接班人,為培養更的基礎型復合人才、跨界型人才、技術型人才而努力奮斗,為辦好社會滿意的教育作出新的更大貢獻。